昨天大家議論的是部里招收實習生的事,雖然說是實習,可是大家都知道,只要實習的好,留下的幾率很大。 大家當然是各種努力努力再努力,就為了爭取到名額。 但是今天大家的目光都給譚小環給吸引過去。 理由很簡單,她今天早上竟然騎了一部自行車來學校。 騎自行車是挺矚目的,不過這不是重點,重點是她竟然騎的不是前面有杠的車子,一看就是女士車子。 “譚小環,你竟然買車子了?”🙊 譚小環嗯了一聲,“昨天中午不是沒有回去,我兒子可是餓壞了。” “老太太就發話,給我錢,讓我去買部自行車。” “不是你的錢?”有人酸酸的來句,“有個好父母就是好。” 哪怕平時譚小環再是低調,可是一些該知道的事,大家也都知道一二,比如知道譚小環的外公,父母都在大學里教書,是在別的大學。 父母當老實的,他們也沒有覺得有啥奇怪,他們奇怪的是,譚小環的媽媽是獨生子女,而她更加是獨生子女,就是說她外公和父母的錢,以后都是給她的。 這讓家里兄弟姐妹一堆的人,如何不嫉妒。 又酸上了,譚小環無語,整天眼紅她干嘛,有這個時間,干嘛不努力點賺錢。 但是這話她還不能說,說了又要說她如何看不起人,“哪里哪里。” “我也是托我兒💙子的福,不然老太太他們怎么會想起這茬。” “自從我生了兒子后,我啊,壓根就沒有家庭地位。” “如果不是要給我兒子喂奶,你以為會給我買。” 不少已經當上父母的人,對張虹的話很有感觸,“對,就是這樣。” “等有了孩子啊,壓根就沒有我們的事。” “有幾次我看書忘記時間,我媽就沖我罵,說我在外面一個學期,好不容易放假回家,怎么就不會陪陪孩子。” “是啊,我放假回去,就是盯著幾個孩子。” 說到這里,很多人都沉默了下來,“好想我家閨女。” “我想我家小子,在家的時候,就覺得他怎么可以那么鬧騰,出來后,我又想他。” “我也是。” “我來學校的時候,我家小子抱著我的腿,各種不想我走。” “我家的不也是,我都是趁他睡覺,偷偷摸摸走人的,不然都沒有辦法走人。” “不過沒有辦法,畢竟我們也是為了他們的將來而努力。” “我們工作好了,他們才能不用和我們一樣辛苦。” “對啊,我們多苦啊,特別是農忙的時候,春耕秋收的。” 這屆大學生大部分都是知青,對于當知青的歲月,可以說是刻骨銘心。 對努力讀書,把握住每次機會,他們都格外的珍惜。 “好了,看書看書。” “張虹,如果我們有遇到不會的,我們可以請教你嗎?”趁著人多,有人問了他們最關心的話題。 他們不是沒有想過請教教授,可是教授很忙,張虹雖然也是一個學生,可是她學的也不錯,連教授都說張虹的功底好。 指點他們?張虹很🙆是誠惶誠恐,“如果大家信任我,我當然愿意和大家一起討論。” “不過這都是我個人的看法,未必就是正確的,最好的辦法還是要請教教授。”張虹擔心會誤人子弟。 “沒事沒事。”能有人指點就不錯了,他們怎么會
嫌棄,“如果你都說沒有把握,我們更沒有把握。” 就在這個時候,有人突然冒出來一🌳🐑💧句,“張虹,你事先收到這個消息了嗎?”.xs 這話一出,頓時很多人都安靜了下來,本來還有人稍微討論下題目,現在徹底沒有人說話,全都看向張虹,等著她的回答。 譚小環都想罵人,誰這么不長眼的問這事,那么多人都知道,憑啥要針對張虹,是不是覺得張虹就是好欺負的? 就在譚小環就要跳起來的時候,張虹一把拉住她,“我說我不知道,你們不信。” “我說我知道,你們又會覺得我如何,會不會比你們更加有機會。” “所以不管我如何說,你們都會覺得心里不平衡。” “我能體諒,可是那么多實習名額,我撐死了就是占一個名額。” “不是我自吹,哪怕我不知道這個消息,我的成績足以讓我可以拿到一個實習名額。” “你們有時間在考慮是誰提前知道這事,不如提高自己的水平,爭取通過實習考試。” 張虹無語,多好的環境,可是某人非要在這個時候提起這茬,是啥意思,想讓大家都針對她? “你們整天想誰誰提前知道消息,多了復習功課的時間,那么就是中了奸計。” “你在各種耿耿于懷的時候,有人在努力看書,等你想明白,而距離考試時間沒有太久,你們那時候再是反悔又如何?” “難道吧帳算在提前知道人的頭上?” “就算你心不平又如何,反而會人覺得你沒用,外界稍微有點事發生,你們就會各種不安,總想著要如何如何。” “你說落在領導人的眼里會如何。” 張虹已經不想再和他們討論這個話題,反正不信的人始終不信,她又何必非要上趕著和他們解釋。 信任她的人繼續信任,“看書看書。” 有時間🍫💸🛏討論這些,不如好好想想考試該怎么。 這可比學校老師,不管對方出題目多刁鉆,但平時總歸會有點接觸💞😄🐒,對對方的出題習慣總歸會有點了解。 但是對外校的出題老師,那是真的一抹兩眼黑,怎么去猜對方有可能會出的題目。 “對啊。” “對,我們都差點上當。” “對方這么問,就是不懷好意,就是想讓我們和張虹鬧起來。” “就是,一旦鬧大,張虹氣的不愿意給我們解題咋辦。” “對了,剛才是誰問的。” “沒有注意。” “感覺這個聲音有點陌生。” “糟糕,是不是隔壁班的。” “你記住剛才的聲音了嗎?” “沒有啊。” “誰記得那個聲音了。” 由于問的速度快,然后都想著是本班人,也沒有多注意,“我剛才看到有人出去。” “對啊,我也注意到了。” “不對,全班人都在這里。” 好家伙,大家懂了,合著是混進來間諜,這讓大家越發的表示要團結起來。 “不管如何,我們可不能內斗。” “可是不對啊,德語就一個班啊。” 這個么,有人也是糊涂起來,如果按照語種招收實習生的話,整個學校就他們一個班是對手,外班的人來搗亂干嘛,不是浪費力氣嗎? “呀,那么也是笨,忘記張虹也學英語,英語可是大語種。” “對啊對啊,他們會忌憚張虹。”